作者 / 周岳澄 老師
障礙1:藍調以屬七和弦為主
有別於傳統調性音樂使用大小調而使用米索利蒂安(Mixolydian)調式為主體
因為不刻意練習或是聽不常遇到這樣的音樂,所以要習慣是第一個門檻。
克服的方法:只有多聽,把各名家的精華都吸收!
障礙2:
由於四級屬七和弦帶出降三音,在聽覺上又有大小調互轉的感受
樂句也經常在大小調五聲音階遊走不好好分析,無法由聽覺理解。
克服的方法:
可以練練看在同一個把位上下來回交替
彈大調與小調五聲的音階指型,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。
障礙3:藍調音階的降五音與傳統藍調十二小節三個屬七和弦內音毫不相干
卻意外地可以使用,使習慣於傳統樂裡的人一開始不容易理解。
克服的方法:
藍調本來就介於和諧與不和諧之間遊走
所以要學習各種聲響帶來的效果,進而使用他。
障礙4:台灣簡譜記法大小調有1與6起始之分,所以在大量的大小調互轉之下
使人崩潰無法使用傳統簡譜之概念,所以當機。
克服的方法:
大小調互轉頻繁時可能兩套都要練(1或是6當起始音)
最後再融合使用會比較得心應手。
障礙5:
傳統藍調使用樂器 (口琴、歌唱、音不準的吉他 ) 皆不是12平均律系統
經常有比半音再高 ( 細微 ) 的音符及pitch使用,傳承靠聽覺口耳相傳,
必須從音樂裡學音樂,用12半音思考藍調音樂猶如4K影片用五百萬畫素螢幕端祥。
克服的方法:
用唱的模仿樂句所有的節奏、輕重細節,
再想辦法用樂器模仿唱的句子,是很好的練習。
障礙6:
藍調大量使用Layback、Push以及口語化之phrase,不是光用三連音、
16分可以譜記與詮釋,而光是要彈準就有門檻,所以不好上手。
克服的方法:
先對節拍器對正中準,再開始控制Layback,
慢慢再練習Push,如前述方法先唱再模仿唱非常有用。
障礙7:
藍調隨著與爵士的融合,除了大小調五聲音階以外,
還有數種調式音階可以使用在每個和弦上,每個和弦基本上可以使用的音超過10個,
所以不容易客觀理解。
克服的方法:
練習各種Chord Scale和弦音階法概念以及半音趨近
再慢慢去從音樂裡聽其他人是怎麼使用的。
障礙8:
講到爵士藍調,除了上述的難處之外,最後還要回到大調的1625 turnaround
6有時還是屬七和絃要使用2級的和聲小調,簡直霸凌。
克服的方法:
可能要把藍調跟1625 turnaround分開練
最後再來結合,特別注意67的處裡要精確洽當。
障礙9:
shuffle節奏不是三連音的一與三,有些情況靠近八分音符
有些情況靠近16分附點,不同程度的shuffle (或說swing) 是華人天生比較弱的項目
( 因為我們語言的節奏是straight的 ),必須要刻意練習才能克服。
克服的方法:對這個手做音檔系列練習跟感受不同的swing程度吧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laJCNoRAyck6bpA8xIiuczz08Xq8OJtq
障礙10:學習藍調,在理性分析討論、設計練習前,常有充斥太多形而之上憑感覺的說法,
變得好像要先完成那些型而之上的東西,才能學習與操作該音樂的技術。
克服的方法:踏實地從音樂學習音樂即可,
不需要太多離奇的生活經驗就可以把藍調練好了 !!
